清华大学第29届结构设计大赛

清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致力于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、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考验,引导当代大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,健全大学教育,面向未来的教学,培养新一代工程师的综合素质。结赛尤其注重激发和培养未来土木工程师的自主求知精神,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。

自1994年以来,结构设计大赛已经走过30年,共举办29届,成为土木系、建管系的核心竞赛活动。历届结构设计大赛命题各异,皆具特色。最初,由学生设计的清华近春园“莲桥”引发了结构设计大赛的创意,此后至第10届的大赛命题都与“桥”有关。刚开始没有专门的命名,直到第13届清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,赛题逐渐创新并复杂化,该届赛题命名为“承受静载和振动荷载的两层建筑结构模型设计、制作与加载”。

时至今朝,结构设计大赛的命题更加贴近实际工程。第29届结构设计大赛主题为“穹之梦”,聚焦于“北京新工人体育场”, 旨在鼓励参赛选手对体育场进行深入探索,挖掘和创新体育场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潜力,面向科技前沿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参赛者将探索体育场的大跨结构设计、城市大型公众建筑设计以及与科技前沿相关的创新,为体育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科技含量。

组队、讨论、方案优化、从理论到实际模型、初赛、决赛,第29届结构设计大赛吸引了107名同学,共23组,其中兴趣组2组,专业组21组。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,最终评选出专业组的一二三等奖、最佳结构设计奖、最佳建筑设计奖和最佳现场表现奖以及兴趣组的一二三等奖。
学习、交流、团队协作、思辨、经历、成长,清华大学结构设计大赛欢迎你的加入!

比赛现场图1

比赛现场图2